为进一步强化有组织科研,持续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按照《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管理办法》,决定开展2026年度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此次申报类别分为青年拔尖人才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自筹经费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产学研合作专项5类。
(一)青年拔尖人才项目:项目申报应严格按照各校遴选指南的选题名称及研究目标设计研究内容,不得自行拟定题目(附件2)。研究内容应具有先进创新的研究思路、科学可行的技术路线,有较强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价值,有明确的技术经济指标,项目经费预算合理。项目申报人须具有博士学位,推荐申报科学技术领域的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以下(1991年1月1日以后出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年龄原则上在40周岁以下(1986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二)青年基金项目:主要支持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研究思路明确,学术思想或技术路线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有利于培育、壮大高校的科研优势,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项目申请人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且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6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三)自筹经费项目:选题由申请人依托个人前期研究积累自行设计,优先支持从实际应用部门征得选题且获得校外有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经费资助(有经费资助的需在申报平台上传学校财务处提供的委托研究单位经费到账凭证或银行回单等证明材料)。
(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申报应严格按照《2026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选题指南》(附件1)的选题名称及研究目标设计研究内容,不得自行拟定题目或确定重点研究内容。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首席专家应是相应研究领域居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知名学者和管理专家,特别是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应拥有一支年龄、职称、知识结构合理,高水平的学术研究骨干团队;具备开展研究必备的科研基础条件;首席专家和主要研究人员在项目研究周期内有充足的研究时间。
绩效指标须严格按照《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管理办法》中的验收条件填报。
(五)产学研合作专项:优先支持面向解决企业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在河北省重点产业领域依托本校科研创新平台开展的产学研合作。申请人原则上须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拥有稳定的科研团队,与企业已经开展了实质性合作研究。重点支持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开展合作攻关。
项目验收时,须同时完成以下四项绩效指标:1.在重点产业领域转化核心成果形成新产品1项及以上;2.申请(授权)专利2件及以上,且对新产品有重要支撑作用;3.科技成果转化单笔合同登记额50 万元及以上;4.撬动企业投入研发经费100万元及以上。
(一)为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评审立项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省教育厅在学校申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各类项目进行评审,择优资助。
(二)各高校要按照“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认真做好项目的评选和推荐工作。推荐项目名单,应在全校范围内公示5天,经公示无异议或异议处理完毕后上报省教育厅。
(三)申报材料应规范、齐全,申请书内容真实,思路清晰,论证充分、合理,项目经费预算合理,佐证材料须按要求上传申报平台。省教育厅将启用AI辅助审核功能,对项目开展形式审查及创新性审查,并作为专家评审参考。
(四)实行限额申报,各类项目研究周期不超过3年。我校指标情况:
青年拔尖人才项目7项(人文2项,科技5项)
青年基金项目22项(人文11项,科技11项)
自筹经费项目17项(人文9项,科技8项)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
产学研合作专项1项。
青年基金项目,每个学院可推荐科技类、人文类各2项,每个行政机关可推荐科技类、人文类各1项。
其他项目不限项。
(五)青年拔尖人才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已获得过资助的不得再次申报同一类型项目;同年度项目申请人只能申报一类河北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对已经获得支持且研究内容重复的项目和承担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包括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尚未结题的项目申请人不得参加本次申报。
(六)对存在科研诚信问题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材料报送
项目申报采取网上申报的方式,请登录申报平台查看申报流程(https://kygl2.hdvtc.edu.cn/)。请申报人务必于2025年9月7日前在网上完成提交,逾期不予受理。请各院系将项目申报书电子版(包括完整版和匿名版,申报书命名为项目名称+姓名)压缩包于9月7日下午6点前发送至科研处邮箱kycjhk671@163.com,并将部门推荐表纸质签字盖章版报送科研处计划科,科研处将以推荐表名单为准核对电子材料。